2020參展單位列表
關鍵字搜尋

高雄醫學大學/傅尹志教授團隊

體外光學精密螺孔定位儀器

下肢骨折是骨科臨床實務最常處理的骨折之一。這些骨折常造成長期及廣泛的殘疾及失能,尤其是在遭受高強度外傷後可能伴隨多重系統的傷害。骨髓內鋼釘和微創互鎖式骨板是目前處理下肢長骨骨折的主要固定方式。

利用透視X光機找尋「完美圓孔」的徒手技巧,仍是最常被採用的定位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包括較長的手術時間和輻射曝露,還有螺釘錯置的可能性,尤其對較為生疏的醫師來說。已有學者證實有經驗和較無經驗的醫師相較下,其輻射曝露量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輻射曝露會帶來後續細胞和染色體的傷害,更有可能增加骨科醫師罹癌的機會。文獻雖尚未定義出曝露閾值。但即便微小劑量經過長期累積仍可能造成危險。過長的手術時間亦可能增加感染及其他併發症的機率。因此在不增加失誤率的前提下縮短手術時間是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標。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發展體外光學精密螺孔定位儀器,我們的研發成果,不僅可讓骨科醫師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和螺釘錯置機率,更應具有經濟划算的優點,並可以提供骨科醫師一個快速、安全以及準確的螺釘定位方式。
我們採用光電工程技術,這種新方法簡單易學,且能適用於各種不同廠牌的骨釘及骨板。不但可以減少手術時間、減少螺釘錯置機會、更能減少來自X光機的輻射量。

本產品初期由高雄醫學大學頂尖計畫與108年SPARK計畫支持,已有know-how、專利、原型機之製作。希望透過後續原型機之模擬測試、精確度評估及微調、模擬臨床實作流程以及技術推廣,期可更貼近臨床應用。

高雄醫學大學/王志光教授團隊

光固化3D積層列印法提供形狀多元化的3D精雕製造能力,負溫感水膠陶瓷漿料可於加熱過程具排水收縮緊密粉體能力,有助於陶瓷粉體燒結緻密化,故最終陶瓷結構可獲得型體多樣與較佳機械性能的精密陶瓷元件。
本技術可應用於各式臨床骨缺損適應症、牙科義齒與精密陶瓷產業應用
1. 骨科填補物(標準化生物陶瓷材、客製化生物陶瓷植入物)
2. 牙科填補物(全瓷牙冠、牙片、牙根)
3. 精密陶瓷業 (電子機械元件、珠寶首飾)

高雄醫學大學/陳嘉炘教授團隊

腦波控制之智慧型下肢復健機器人之研發與臨床試驗

高雄醫學大學/龍震宇教授團隊

縫合用陰道鴨嘴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國立交通大學/郭和昌醫師團隊

紅外線一秒分辨發燒與川崎症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王亮人醫師團隊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常影響患者的學習,人際與家庭互動。然而目前仍缺乏可實際運用的生物指標協助診斷ADHD,以至於患者常錯過及早診斷與治療的契機。由於微型核糖核酸(miRNA)可抑制轉錄後基因的表達,並調節神經發育。我們結合次世代定序 (NGS )技術,並以Real-time PCR發現13個miRNAs可作為ADHD的生物指標。我們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 (SVM)結合這些 miRNA 的表現量,建立一套具有高準確度的診斷模型,得到敏感度96%、特異性94.2%的結果,顯示我們建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準確度與穩定性。
將來任何區域教學醫院皆可運用暨有的實驗設備,或者是將離心後的血液檢體冷凍寄送給本實驗室,將實驗數據上傳我們所建立的雲端網頁介面,即可迅速得知結果,輔助臨床診斷,對醫師與病童家長幫助極大。本發明目前為全球第一個臨床上可運用的ADHD分子診斷技術,於2020年榮獲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組),並已經獲得台灣(專利證號 I690595)與歐盟(No.3369829)專利認證,將來具有廣泛的需求與高度的臨床實用性。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郭和昌醫師團隊

一滴血檢測川崎症–蛋白質抗體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郭和昌醫師團隊

運用微核醣核酸開發川崎症分子診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