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參展單位列表
關鍵字搜尋

中央研究院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國家新創獎:研發新穎對抗EpCAM的單株抗體運用於癌症之治療與診斷

中央研究院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全球生鈦科技

抗菌胜肽皮膚保養品/ 抗菌胜肽寵物皮膚照護產品
合作項目與需求
1. 投資合作
2. 代理經銷

中央研究院/林仲彥研究員團隊

以開放源碼為基礎,整合網路工具、資料庫與自有開發之程式,建構虛擬平台雲端版本(DOCKER),可協助各型實驗室,以簡易的安裝方式,在各類型的雲端或是自有主機上,快速建置具高親和圖像介面、隱私性、資料互動分享、安全回復、防止竄改,及與實驗室資源管理等模組相關之電子實驗室記錄平台,並可透過隨身電子設備來讀取、紀錄與分享。下載網站:https://hub.docker.com/r/lsbnb/eln/。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新析生物科技

蛋白質的研究不論在基礎生命科學或醫藥應用開發上皆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的技術瓶頸使得蛋白質體學研究不僅耗時耗力,更需花費大量研發成本,且至今完全沒有任何一個技術能夠有效分離細胞中特定局部空間的蛋白質。

新析生物科技團隊運用自中研院原分所專屬授權之光標靶技術,能在顯微影像基礎下高速精準定位,並運用光化學方式標定細胞中特定空間內的蛋白質。讓顯微鏡從原本單純用來觀察的工具,變成能夠實際“抓取”分子並取得高價值數據的利器,可為細胞及蛋白質體技術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光標靶技術能廣泛運用在基礎學術研究、精準醫療、臨床診斷及藥物開發等領域。例如:找出冠狀病毒主要接受器、找出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關鍵角色,或是瞭解神經突觸上蛋白質結構如何調控人體記憶的機制;光標靶儀也可對病人組織進行深度且精準的蛋白質體分析,從中尋找新穎生物標記物(Biomaker),加以分析各類疾病蛋白質,並運用於各類醫藥臨床應用上。
合作項目與需求
1. 投資合作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可攜式液相層析質譜儀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張瑛芝研究員團隊

R-cube-CE(Rapid, Rare Cell 3D Expansion) 技術為台灣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衍生公司所發明,公司由矽谷連續創業家和經驗豐富的生物、化學、材料工程博士所組成。
R-cube-CE經臨床驗證能在一至四週內,將單細胞衍生為細胞球的平台,在產量、細胞生長期、操作方式均優於現有技術,除此之外其培養的細胞球,大小一致、分布均勻,可適用於臨床檢體,其操作程序與耗費類似現今普遍2D細胞培養試驗。
經跨國臨床研究驗證R-cube-CE不僅可應用於藥物篩檢,亦可用於後續DNA/ RNA檢測及次世代定序分析,因細胞球培養期短,有利於切入臨床治療,協助醫師診斷,對癌症精準醫療及再生醫學的發展及實踐有極大的幫助。
R-cube-CE以聚合物方式製成,適用於各類培養皿,方便操作、品管,為目前市面上替代2D細胞的最佳方案。目前已與國際大廠合作研發,希望尋求更多廠商合作機會,一同開創潛在商機如:幹細胞增生、藥物篩檢、臨床前測試、體外細胞培育、細胞資料庫等。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可視化風險的精準管控-智能藥櫃管理系統,於2019年起規畫導入自動藥櫃(Automated Dispensing Cabinet,ADC),經文獻與數據蒐集,進行流程架構;整個ADC+S專案分為前端硬體改善貼合實際流程,及後台軟體新建可視化系統監控,進一步發展為獨具特色之ADC管理機制。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創新的教學電子病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電子病歷是建築在結構式框架基礎,因此系統內的資料,是可以進行分析和多元應用發展,站在醫學發展的角度,屬於非常寶貴的源。在今年度結合多家國內外優秀的大型科技公司,達到另一個開發階段,藉由本院的教學電子病歷在2018年榮獲國家新創獎,今年是連續第2年獲得持續發展的獲獎肯定。
在2020年主要是成功導入文字 AI 分析功能,將本院的臨床數據資料最佳利用化與自動化,擁有龐大的國際臨床研究計畫分享資源。延伸運用教學電子病歷與CDKSS建立的平台,進行資料整合與AI分析探勘導入,達到研究、教學、實務共同融合的新進展。在教學電子病歷導入 AI 分析系統,教學電子病歷可提供疾病分類、臨床研究、 醫療品質即時分析,給予第二參考意見,深具教學意義,可輔助臨床教學所需。系統主動進行疾病分類編碼,提供編碼參考意見,減少人力負荷,並提升病歷品質。
合作項目與需求
1. 各國代理商/經銷商、智慧醫院系統商洽詢合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基於SDM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電子病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這項研發主題,在2018年榮獲國家新創獎,由於不斷持續精進開發,今年是連續第2年獲得得獎殊榮。在這次的開發項目,我們持續應用SDM電子病歷的平台,將AI創新技術與行動裝置,進一步將 AI 導入SDM電子病歷,提供病患、與醫護人員作為診療照護的進階輔助工具。這是產官學三方的合作,共同開發優化的醫療紀錄AI方案,運用於醫療圖像 AI 辨識應用技術,將SDM 電子病歷中的醫療圖像建立 AI 分析與識別能力平台,輔助提升病患照護品質。除此之外,將SDM電子病歷導入文字 AI 分析, 將非結構資料轉換為結構化,並可做即時AI自動化疾病分類。整體的亮點,透過 AI系統導入,除了能進一步提升精進SDM電子病歷,有效提升病歷分析能力與照護紀錄品質外,更能透過專屬的影像攝影與AI智能判斷,能及早發現問題,提升醫療效率並改善溝通障礙。
合作項目與需求
1. 各國代理商/經銷商、智慧醫院系統商洽詢合作。

亞洲大學

皮膚大面積的燒燙傷、褥瘡或是糖尿病等傷口,都需要用到自體皮膚移植才能加速傷口癒合。面對大面積的皮膚損傷,使用自體皮膚延展使用,但仍有一定的面積限制,因此使用細胞治療便可突破此限制。目前市面上,無論是泡棉式或薄膜式的傷口敷料都無法直接結合自體細胞進行細胞治療,為使本項技術可以快速衍生為醫療器材產品,本團隊延續著先前對於膠原蛋白的研究經驗,使用人體皮膚中最主要的膠原蛋白作為主要成分,將其分散並溶解於等張溶液中,透過抗凝結劑的添加後再由伽瑪射線(gamma irradiation)滅菌,仍保持膠原蛋白溶液的流動性,形成一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已滅菌醫療器材,可以直接使用在傷口上,或是結合患者的皮膚細胞治療使用,促進皮膚再生復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