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電腦輔助設計3D列印提高半邊鼻重建手術結果
半邊鼻缺損或是單側鼻翼的重建為鼻部整形重建手術中最為困難的部份,在傳統上鼻重建的過程都是以正常沒有受過傷的部位的鼻次單位當作參考,手術需費時量測和剪裁以得到比較具可參考的模型。透過電腦輔助設計 3D 列印提高半邊鼻重建手術結果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兩側鼻型的對稱性,提升手術成果。
2020-11-12
擷取.JPG
整合荔枝椿象辨識及無人植保機噴藥系統,達到防治荔枝椿象成效
傳統坡地果樹的防治作業是以動力拉管噴施藥劑,常受坡地陡峭的地形所限制,操作不易且又有農藥暴露的風險。無人植保機高機動性的特性使其對地形適應性佳,搭載荔枝椿象辨識系統能判讀害蟲發生位點,結合三維空間智慧路徑規劃演算法自動規劃無人植保機之最佳航線,實現精準施藥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作業效率。
2020-11-10
擷取.JPG
超音波偵測中耳積水診斷系統
超音波偵測中耳積水診斷系統是長庚紀念醫院陳錦國醫師團隊所發展之技術,全球首創透過超音波乳突來偵測中耳積水,利用相位陣列探頭偵測受測者耳後區域,紋理分析來量化超音波影像紋理特徵,精準度高,具操作簡易、可移式等臨床運用優勢!
2020-11-10
擷取.JPG
神經回饋訓練與睡眠輔助評估系統,成為你的睡眠管家
大多數的助眠藥物無法同時具有維持睡眠、不影響睡眠結構、不干擾白天日常生活功能且無藥物依賴性的條件。我們提出一套穿智慧型睡眠眼罩,具備自動睡眠判讀方法,可做為客觀睡眠品質評估,更開發一套穿戴式神經回饋訓練系統,具備即時腦波訊號分析與即時回饋的功能,利用大腦電位活性來做為回饋資訊,讓使用者自主調整大腦的運作狀態來改善失眠。
2020-11-10
1.png
糖尿病眼底病變診斷輔助分析技術
結合醫師專業知識與人工智慧分析之人腦與AI雙腦協作,更有效率協助非眼科醫師進行糖尿病眼底影像的細微病變判讀,免除轉診眼科的不便利,進而提高潛在病患早期發現之比率,減少醫療照護支出與社會成本
2020-11-10
大傷 - 許秀珠.jpg
大量傷患事件處置模擬系統
本設計有別於其他遊戲軟體,在本軟體中創新加入語音辨識技術,系統操作人員可利用語音方式對處置過程用語音方式控制。
2020-11-10
1.png
具無線感應晶片之新型鼻胃管幫助確認鼻胃管位置
鼻胃管常作為無法進食之病人餵食物或藥物之用,使用鼻胃管前必須先確認鼻胃管被正確放置到胃部。若未偵測到鼻胃管被錯放至氣管,灌食後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2020-11-10
17E40_腕隧道症候群微創器具 - Wu Arisa.jpg
腕隧道症候群微創器具,讓你的手輕輕鬆鬆,不麻不痛!
腕隧道症候群為正中神經(Median nerve)會穿過由腕骨與支撐帶(橫韌帶)圍成的「腕隧道」,當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時,手腕產生麻、腫、痛,甚至造成肌肉萎縮,實在是讓人痛到受不了!
2020-11-10
17E37_互鎖式骨板系統(中英文) - SC Yin.jpg
互鎖式骨板系統
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是骨科臨床上常見的骨折治療方式。不過使用鋼板內固定術,會因為內固定骨板僅只有單側固定,又由於老年人骨質疏鬆,因此有可能會容易產生鋼板螺絲鬆脫或是復位失敗,這些是臨床上常見的術後不良結果。另外臨床上也有使用配合腓骨當作異質骨,增進術後穩定度,不過由於腓骨取得不易,並且避免腓骨植入後發生感染。因此為了要防止術後失敗,所以設計新式骨板系統,利用互鎖骨板的設計,增進穩定性與安全性。
2020-11-10
1.jpg
腦波控制之智慧型下肢復健機器人之研發與臨床試驗
國民平均壽命增加,腦中風於我國十大死因中排名高居第四,復健人力不足? 中風後將導致肌肉無力、張力異常及肢體運動功能障礙,除了透過藥物治療,最主要的即是復健治療。智慧型下肢復健機器人,結合腦波及視覺回饋技術,並透過腦波偵測運動時之腦部反應與肢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不僅能提高治療效益,同時可減輕醫療人力投入。
2020-11-10
17D100_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 - 劉威忠.png
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
雨來菇為傳統野菜,雖然富含營養物質,因不易採集與清洗,而降低其商業價 值。本團隊透過創新栽培法,不僅克服上述問題,其藻膠與藻膽蛋白含量更高, 可廣泛應用在食品與生醫保健產業。
2020-11-09
17D57_IMG_3310 - Cherry Lin.JPG
食安最前線,檢測帶著走! 即時即地可攜液相層析質譜儀
世界第一台可攜的液相層析質譜儀在中央研究院問世了,檢測世代的新一波革命即將展開,到底還有那些應用呢? 讓我們來一窺新世代的儀器最前線!
2020-11-09
17D26_投影片1.jpg
新穎性抗癌及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小分子新藥研發
兆益生醫公司(ATP BioPharm)為一間由臺北醫學大學衍生的新創公司,成立宗旨為研發未滿足臨床醫療需求之新穎性小分子藥物,公司致力於早期新藥開發,定位為研發型生技公司。公司目前有一個受到完整專利保護的小分子化合物 HDAC6 抑制劑MPT0G211。
2020-11-09
器官晶片01.jpg
生物製造之癌症晶片應用於患者特異性用藥預測平台
大部分癌症治療藥物,對於不同腫瘤,都有不同的有效率,對於單一病人,醫生實際上是難以預測藥物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協助醫師找尋對特定患者有效的治療策略,是目前一個重大的未滿足需求。
2020-11-06
17D27_new.jpg
打通血路!以血管正常化策略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癌症血管新生是腫瘤對於養分、缺氧等需求壓力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存活策略,不僅為腫瘤提供氧氣、養分,也成為癌細胞轉移的管道。因此,抑制血管新生,然後餓死癌細胞,理論上合情合理。於是針對抑制血管生長因子 (VEGF-A) 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癌思停 (Avastin/Bevacizumab),於 2004 年經美國FDA 核准問市後,開始用於癌症病人。然而,很快就出現抗藥性,反而促進癌症病人轉移造成死亡。歸咎其原因,是治療後腫瘤組織反而因嚴重缺氧,出現代償作用而啟動其他逃脫機制所致。
2020-11-06
擷取.JPG
非類固醇乾癬治療植物新藥 PTB323X
工研院植物藥技術團隊研發之治療乾癬植物新藥PTB323X 於臨床前研究中顯示,除了可有效改善動物乾癬皮膚發炎症狀外,其藥效優於臨床用藥維生素D 衍生物,且不具皮膚相關之副作用。
2020-11-06
17D05_GI-CAD 人工智能大腸瘜肉即時偵測系統 - Yi Ping Wu.jpg
GI-CAD™ 人工智能大腸瘜肉即時偵測系統
大腸癌在台灣已連續12年佔據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與歐美一致。多數大腸癌源自於腺瘤型瘜肉,透過內視鏡檢查找出並切除瘜肉,是預防大腸癌的最佳利器。但即使做了大腸鏡檢查,仍可能發生漏診瘜肉、錯失早期診斷良機的憾事。
2020-11-06
GKP.png
類器官人源平台-個人化癌藥篩選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隨著身體的老化,癌症的發生率會升高,抗癌藥物的篩選益形重要;另一方面, 組織自我再生修復功能會隨著身體老化會降低,具有組織再生功能的新一代醫材,會是急迫的需求與趨勢。基可利用新一代基因工程技術,透過合成生物學平台,開發人源化醫用原料,打造人源化體外微環境,可應用於癌細胞體外精準培養及抗癌藥物篩檢; 也能應用於幹細胞體外培養與組織再生修復研究等領域,真正滿足抗老化與個人化精準醫療的需求。
2020-11-06
1580095735079 - 許秀珠.jpg
建構MR心肺復甦術+AED教學系統
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教導全院及民眾急救觀念與技能,將心肺復甦術+AED教學系統相結合以提升急救成功率。
2020-11-06
擷取.JPG
OCT光學斷層掃描成像平台—內視鏡型探針及影像系統
本團隊主要提供生醫診斷應用之高解析度光學斷層影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探針及影像平台等先進技術開發,可應用於眼科、皮膚科、牙科、醫學美容、腸胃科、腦神經科等臨床領域,具創新的臨床及市場需求,擁有極佳的產品應用潛力。
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