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18
馬來西亞醫療生物科技產業正迅速崛起,擁有多元族群組成與相對完整的基礎設施,逐漸成為東南亞臨床試驗的核心基地。看準台灣在新藥研發與高端製造的競爭力,馬來西亞生物經濟公司資深副會長 Soeraya Satem Binti Ahmad 率團出席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展開為期數日的合作對接之旅,目標是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研發聯盟,共同推動馬國生技業者走向國際市場。


馬來西亞生物經濟公司資深副會長 Soeraya Satem Binti Ahmad 參訪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強調馬來西亞在生醫研發的實力。
馬來西亞生技產業的崛起,其實早有跡可循。自2020年起,在政府政策導引與私部門投入下,當地於細胞與基因治療、生物製藥、精準醫療、醫療器械及草藥療法等領域皆有顯著突破。尤其臨床研究方面,得天獨厚的人口結構讓馬國脫穎而出——全國3,270萬人口中涵蓋超過50個原住民族群,為藥物與療法試驗提供珍貴樣本與多樣臨床資料,成為東南亞各國競相學習的對象。
Soeraya 本人擁有8年草藥研究經驗,專長於超臨界流體萃取等製藥關鍵技術。同時,台灣在傳統醫藥創新上的成熟技術底蘊,使其成為理想的合作夥伴,雙方可望在此方面進行實質合作。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生技產業總產值預計將從2020年的357億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431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15%。面對這波成長浪潮,馬來西亞生物經濟公司扮演著產業推進器的角色,現正監管全國近600家涵蓋農業、醫療與工業生技的企業。該公司設定明確目標:2030年前,至少培養出三家獨角獸企業、讓30%企業具備國際市場出口力,並推升生技產業對GDP的貢獻達5%。目前,已有企業規劃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顯示其轉型力道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台灣生技產業也展現強大動能。不論是新藥開發、細胞與基因療法、生物製劑還是醫療大數據分析領域,台灣企業正加速取得國際藥證與市場認可。從政府政策扶持、生醫聚落整合,到跨院所臨床試驗合作,形成亞洲少見的完整生技生態系。

Soeraya Satem Binti Ahmad 在展會期間參觀多元先進的生技應用與創新成果,親身感受台灣生技產業的實力。
台馬雙方在臨床研究、技術轉移、生產規模化等多面向都有高度互補性,未來可共同打造出連結東協與亞太市場的創新醫療平台,讓更多在地生技企業有機會走向世界。
隨著馬來西亞加速推動生物經濟、台灣強化國際布局,這場跨海的產業聯盟不只是一次展場交流,更可能成為區域醫療科技產業鏈整合的里程碑。未來兩國在醫療技術、生技製造與資源整合的合作,不僅能推進東南亞市場,也將為全球醫療產業注入全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