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泰國醫院協會會長來台覓商機 揭露三大台泰醫療合作關鍵

2025-02-20

泰國私立醫療市場蓬勃成長,目前全國已有425家私立醫院,且新興機構不斷湧現。然而,在亮眼的硬體擴張背後,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資源卻成為掣肘泰國私醫體系發展的隱憂。為尋求突破,泰國私立醫院協會會長Paiboon Eksaengsri選擇在2024年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之際親訪台灣,拋出三大合作方向,積極促成亞太區域間的醫療聯盟,為私醫體系注入新的活水。

「泰國私立醫院無法聘任外籍教授,這使得我們在引進新知與技術上受限,」Eksaengsri一語道破當前困境。他認為,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結構性挑戰,跨國合作才變得格外重要。藉由台灣醫療科技展的平台,他希望不只是單純參訪,而是實質促成合作契機。

泰國私立醫院協會(TPHA)理事長 Dr. Paiboon Eksaengsri 參訪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提出三大合作方向,期望促成泛亞醫療聯盟,為泰國私營醫療領域注入新活力。

一、醫療旅遊:從質子治療到遠距醫療,打造跨境健康選擇
泰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皆為亞太醫療旅遊的重鎮,Eksaengsri看準台灣在高端治療領域的競爭力,特別點名質子治療的領先技術,認為未來不乏合作空間。「若我們有能力支付,不妨將病人送來台灣接受質子治療,」他也提及,透過遠距醫療的發展,可進一步消弭地理限制,進行初步諮詢與專業意見交換。

二、醫師培訓:人才共享,拉近醫療實力落差
面對私立醫院難以自建完善學術培訓體系的現況,Eksaengsri強調需善用國際資源。他建議可將泰國醫師派往擁有特定強項的國家接受進修,包括台灣、波蘭、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建立區域人才共育機制。他直言:「我認為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讓整個地區的醫療品質一起變好。」

三、醫療器材與數位技術:台灣供應,泰國吸收
「我們經常從世界各地進口醫療器材。」Eksaengsri毫不避諱指出泰國在本土醫材製造的劣勢。他希望能從台灣引進優質產品,並透過採購配套的使用訓練,提升整體使用效能。他補充,雖然泰國在服務品質上頗具優勢,但醫療科技領域仍需外援。 


泰國 Dr. Paiboon Eksaengsri 於展會期間,與台灣頂尖醫院高層及領先的醫療科技與生物科技企業代表交流,積極探索策略合作機會。

在數位醫療方面,泰國雖已導入5G與HIS等基礎架構,但多由歐美廠商供應。Eksaengsri指出,若有能提供泰語介面、並配合泰國使用習慣的台灣系統,將極具市場潛力。特別是考量到目前許多新醫院正籌建,正是導入新系統的絕佳時機。

展望未來,Eksaengsri認為「精準醫療」將是亞洲醫療的核心趨勢,無論是癌症、心血管疾病還是慢性病治療,都將走向個人化與科技化。他期待,透過與台灣醫院、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打造亞洲醫療創新平台。這場訪台行程,對Eksaengsri而言,不只是對台灣醫療技術的探訪,更是一場試圖重塑泰國私醫未來藍圖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