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面對癌症潮與藥價攀升,馬國私醫協會來台尋「智慧處方」

2025-02-20

馬來西亞醫療產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一方面要回應癌症治療需求的迅速上升,另一方面也面臨藥物法規、價值醫療推動與公私協作等多重挑戰。在人口老化、慢性病負擔及醫療人力短缺壓力下,馬來西亞私立醫院協會(APHM)會長 Datuk Dr. Kuljit Singh 選擇在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訪台,希望借鏡台灣在創新療法與智慧醫療的發展經驗,尋求跨國合作的新契機。

「馬來西亞當前面臨諸多挑戰,而我認為台灣的醫療科技正好能為我們帶來實質幫助。」Singh 直言,馬來西亞正面對癌症個案飆升與藥價高昂等棘手問題,同時也積極構築能兼顧品質與成本的醫療體系。他認為,台灣在創新醫療科技、仿製藥品質、以及價值醫療指標管理等方面,具備關鍵經驗與合作潛力。


馬來西亞私立醫院協會(APHM)理事長 Datuk Dr. Kuljit Singh 強調,面對癌症發病率上升與藥品成本攀升的挑戰,馬來西亞亟需透過與台灣交流合作,借鑑其醫療發展經驗以尋求解。


癌症治療成焦點,盼台馬共同布局區域供應鏈
Singh 提到,馬國私立醫院目前正全力投入癌症創新療法的研發,特別是在免疫療法與生物製劑領域。他期盼能與台灣在技術研發與區域生產方面展開合作,不僅造福本國病患,也為東協國家提供更具可近性的醫療解方。

對於藥品取得問題,他進一步呼籲台灣製藥企業將高品質仿製藥推向東南亞市場,「這不只是商機,更是改善區域醫療可及性的關鍵一步。」

科技導入醫療績效,肯定台灣智慧醫療實力
Singh 特別關注科技在醫療服務中的應用,他認為利用電子病歷與 AI 技術評估醫療成效,將是未來醫療系統效率升級的關鍵。他高度肯定台灣在相關軟體開發與應用層面的能力,並表示願意學習台灣在資料治理與智慧系統導入的實戰經驗。

從單打獨鬥到協作共好,台灣PPP經驗引發共鳴
公私協力也是 Singh 此行的重點觀察。他指出,馬來西亞醫療資源分散,若能借鏡台灣成熟的 PPP(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模式,不僅能降低重複投資,更能建立資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的醫療體系。

Datuk Dr. Kuljit Singh 與台灣領先的醫療與科技企業高階主管於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交流,探討運用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與資料整合的潛在合作機會。

此次 Singh 訪台,凸顯了台灣在全球醫療科技版圖中的地位與吸引力,同時也為台馬雙邊醫療合作開啟新篇章。從癌症創新療法、智慧醫療、藥物透明化,到價值導向的醫療體系與資源整合,未來雙方有望共同推動亞太區域的醫療進化。隨著全球步入高齡社會與慢性病常態化時代,台馬深化合作不僅是因應當前挑戰的對策,更是推動醫療永續發展的重要步驟。透過彼此技術與制度的交流整合,兩國有望在未來十年成為亞太醫療創新的雙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