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高齡化浪潮下的新機遇:台灣創新科技聯手馬來西亞搶攻醫療千億商機

2025-02-21

在全球高齡化浪潮與醫療需求升溫的雙重推動下,馬來西亞正積極布局下一階段的醫療產業戰略。作為政府2030年工業總體規劃中五大優先發展產業之一,醫療器材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在此背景下,馬來西亞醫療器材協會理事長Yong Tuan Heng於2024年親率代表團出席台灣醫療科技展,明確表態「希望與台灣深化合作、加速雙邊投資與技術交流。」這不只是一次展會拜訪,更是台灣醫療科技實力受到國際高度肯定的具體證明。Yong直言:「我們打算購買台灣的技術,並與你們合作。」


馬來西亞醫療器材協會(MMDA)理事長 Yong Tuan Heng 於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強調,馬來西亞與台灣在醫療器材領域進行雙邊投資與技術交流的重要性。

東盟整合成形,台灣迎來新一波出口契機

目前東盟擁有近7億人口,隨著東帝汶即將加入,成員國增至11個,區域經濟體持續壯大。東盟各國正在推進醫療器材法規協調化(如《東盟醫療器材指令AMDD》),為台灣廠商打開規模化出口的潛力之窗。

然而,儘管需求持續增長,東盟多數國家在公共醫療支出仍不到GDP的4%,健保體系亦尚未普及。這使得具性價比、可負擔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與居家照護產品成為區域市場最急迫的需求,也正是台灣醫療技術的強項所在。

Yong Tuan Heng 與台灣醫療器材企業的重要決策者於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推測就潛在合作機會及市場進入策略進行了討論。

AI與數位醫療是突破關鍵,馬來西亞點名台灣是首選

在參訪中,Yong對台灣醫療科技成果表達高度讚賞,特別點名人工智慧與數位健康。他強調,馬來西亞若要在因應高齡化社會與基層醫療需求方面取得突破,勢必需要台灣的技術支援。「台灣在醫療AI與遠距解決方案的技術已經走在我們前面,是我們想合作的首選。」

三大合作模式,為台商開出進入東盟的快速通道  Three Cooperation Models Open Fast Track for Taiwanese Firms into ASEAN

Yong進一步提出三種台馬合作模式,分別是:

1. 出口銷售模式:直接將台灣醫材銷往馬來西亞或東盟市場。
2. 投資設廠模式:在馬設立100%外資工廠,利用當地相對低廉的製造成本。
3. 策略夥伴模式:與馬國當地企業聯合開發或代工,建立雙邊品牌與市場根基。


他特別指出,凡在馬來西亞生產的企業將被視為東盟本地廠商,可享有關稅減免與通關便捷等政策利多。對有意拓展市場的台灣企業而言,不僅可望快速進入東盟市場,更能透過HALAL(清真)認證,打開中東與全球13億穆斯林的醫療市場。

 

「台灣創新 + 馬來西亞量產 + 東盟市場」成黃金組合

Yong直言:「我們的產業基礎很強,像是手套製造曾一度占全球八成供應,現在也希望借助台灣的研發與設計優勢,共同打造下一個醫療成長引擎。」

目前,馬來西亞醫療器材協會已擁有165家會員企業,涵蓋研發、生產、通路等多個領域,協會也願意成為台灣企業落地的重要橋梁,提供在地政策指引、市場資訊與合作網絡。

當全球正面臨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醫療資源與照護挑戰,台灣在醫療技術創新上的軟實力,與馬來西亞在市場准入、量產能力與穆斯林市場通路的硬條件,正形成高度互補。這場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展開的對話,不只是雙邊合作的開端,更可能為台灣醫療產業敞開進軍全球新藍海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