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2
來源: 生策會 ( 2025台灣醫療科技展 攤位編號:M619a )
三方攜手,「為護理師而生」是共同信念
去年6月,中醫大董事長蔡長海請李友錚協助了解校內的機器人研發計畫,李友錚初步研究後認為,當前護理人力吃緊,與其花時間追逐看似高深的未來技術,不如縮短開發時程,讓機器人更加簡單、實用,盡快派上用場。他開始認真思考:「機器人要為誰服務?」

「一開始就要想清楚,用戶到底是誰?如果研發手術機器人,用戶就是醫生;如果是搬運機器人,就是護理師、清潔跟總務人員。」李友錚當下就有了答案:「現在醫院最缺什麼?就是護理師嘛!」
「為護理師而生」這個定位,成為研發愛寶的起點。周德陽解釋,護理師工作複雜,「跟奶媽一樣,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護』,」唯有紓解部分工作,護理師方可專注在醫療方面,也才能緩解醫療現場的困境。
不炫技,釐清該優先做的事
愛寶的研發歷程其實相當短暫。今年4月,群聯與長佳智能合資成立長聯科技,9月中,長聯就推出愛寶原型機,開發時間僅約5個月,這在台灣智慧醫材產業相當少見。
愛寶如何後發先至?李友錚認為,關鍵是中醫大、長佳和群聯三方都本著「以醫療實用為主」的核心理念。周德陽堅持,出發點是護理師的核心需求,「幫第一線人員省時省力,這是唯一目標。有些功能看起來很炫,但不是我們該優先做的事,」他強調,中醫大從研發之初就是主導者,愛寶身上的每個功能,都經過院內護理師反覆討論與驗證,是整合無數院內臨床及治療經驗的成果。
李友錚自豪地說,經過團隊反覆驗證、修改,目前愛寶收到問題後,回話的反應速度已縮短至3到5秒間,回答字數也控制在80字左右。這既符合真人對話的節奏,也順利通過周德陽為研發團隊立下的高標準。

愛寶可協助護理師向患者說明衛教資訊。
更重要的是,愛寶轉述、宣達的所有醫療知識,都通過醫師認可,李友錚說:「愛寶的資料全部經過中醫大審查,我不允許它上網搜尋來用,以免出錯。」研發團隊堅持醫療資料主權、隱私權保護,讓愛寶與其他AI機器人有根本差異。
後端AI「大腦」優化,將進入更多場域
李友錚解釋,以機器人分擔護理師工作,核心驅動力是強大的後端系統。愛寶可說是智慧醫療服務系統最前端的對話介面,真正的「大腦」,是後端AI伺服器,「一台AI伺服器可能同時連接20、甚至30台機器人。」
加上AI伺服器可與醫院資訊系統(HIS)連動,「這時候機器人就能辨別,說話對方是什麼背景、身分、過去病歷等等,」這種深度整合,兼顧系統運作效率、能耗,也可以讓每位患者獲得最需要的回應。
延續愛寶的經驗,長聯已規劃將陸續推出兼具清潔、消毒及搬運的多功能機器人,以及長照型、居家服務型機器人,「其實機器人只是智慧醫療服務系統的一小角,它背後整個數據鏈,遠超過我們看到的十倍、百倍,」李友錚自信地說。
務實定位,先做到分擔護理師30%工作
在功能規劃上,研發團隊十分務實,周德陽強調,不追求取代護理師,而是要成為實際的助力,減輕護理師負擔。「以取代30%護理師工作為第一階段目標,長期目標希望能達到50%。」
他指出:「第一代愛寶提供環境導覽、衛教諮詢、物品運送與遠端查房等四大服務,第二代機型將再加入非接觸式生理資訊量測與環境監控。等第二代問世,再申請醫療器材認證。」
從醫院到偏鄉,成為智慧醫療的前鋒
目前,愛寶正在中醫大進行為期三個月的POC(概念驗證)實證。「預計12月POC結束後著手量產,」李友錚透露:「初期規劃在中醫大一個樓層進駐一、兩台,接下來逐步擴增數量。」
愛寶的應用願景,遠不止於醫院內部。周德陽描繪了更宏大的藍圖:「像偏遠的原住民部落,各衛生所都可以放一台服務居民。甚至再進一步,透過愛寶的視訊功能讓醫生遠端問診,這就是遠距醫療!」

長聯團隊要讓愛寶成為具有即戰力的助手,減輕護理師負擔。
了解更多產品訊息 ▸ https://ibmi.pse.is/89pj8y
親臨現場與更多機器人互動 ▸ https://ibmi.pse.is/89pk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