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0
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4日至7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預計吸引近40個海外產業協會組團來台,尋求與台灣醫療及生技產業的合作契機。展前,大會特別推出「國際協會系列報導」,聚焦首次來台的協會代表,分享他們眼中的台灣市場機會與合作潛力,協助國內業者及早掌握商洽對接先機。
台灣學名藥產業近年在品質、技術與製造能量上持續升級,並以GMP與PIC/S標準為國際標竿,成為兼具品質與成本競爭力的藥品代工國。此次生策會特別邀請歐洲最大學名藥協會──Medicines for Europe 副處長 Luka Prosdocimo 博士 首度來台,他在展前專訪中指出,台灣在API與成品藥製造方面展現實力,並在歐洲供應鏈多元化趨勢下,成為極具潛力的合作夥伴。
歐洲學名藥產業核心組織 代表七成藥品供應
Medicines for Europe成立於1993年,前身為歐洲學名藥協會(European Generic Medicines Association),是歐洲最大的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及加值學名藥(Value Added Medicines, VAM)代表機構。協會宗旨在於確保可負擔的藥品供應,同時維持醫藥市場創新,讓病患平等取得所需藥物。
協會目前成員遍及歐盟與英國,涵蓋90家指標性製藥企業,包括Biogen、Sandoz、Teva與Fresenius Kabi等,共擁有超過400家製藥廠與126個研發據點,雇用人數約19萬人,供應歐洲超過70%的藥品。
將台灣製藥名單帶回歐洲 促成合作媒合
Luka博士說明,此行的主要任務是蒐集台灣製藥業者資訊與能量,並將名單彙整後回傳給歐洲會員公司,以促成後續合作媒合。
「我們希望了解台灣有哪些具合規經驗、擁有查廠紀錄或出口歐盟與美國的CDMO與API業者,並邀請他們提供公司簡介、產品線與產能資料。我們會將資訊整理給會員,協助他們探索與台灣合作的機會。」Luka表示,這是Medicines for Europe首次與台灣產業系統性接觸,期盼此行能為雙方開啟長期合作的起點。
關鍵藥品法案上路 台廠進軍歐盟迎來契機
Luka指出,Medicines for Europe目前正積極推動「關鍵藥品法案(Critical Medicines Act)」,目的是強化歐洲製藥能力、提升供應鏈韌性,並透過與外部合作夥伴(如台灣)確保關鍵藥物穩定供應。此舉將為有意拓展歐盟市場的台灣製藥公司帶來重大利多。
他表示,台灣的CDMO與API產業不僅具備國際品質水準,也擁有穩定的量產能力與靈活的生產調度,在歐洲多元化供應鏈需求下極具吸引力。特別是已取得歐盟或美國查廠通過紀錄的廠商,更有機會成為歐洲藥企的優先合作對象。
ESG與永續要求升高 台廠宜及早準備
Luka提醒,歐洲製藥產業除重視藥品質量外,對企業的ESG要求日益嚴格。歐盟即將推動供應鏈盡責檢查(due diligence)制度,未來合作夥伴須符合更高的環安與永續標準。
想要進入歐洲市場嗎?展會期間,Medicines for Europe 將與您面對面交流!
名額有限!立即申請一對一商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