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單位列表
關鍵字搜尋

國立中興大學 / 王國禎教授團隊

本研究室開發之多功能生醫晶片具有檢測性能優、廣泛應用、可低成量產等優勢。目前已鏈結上下游廠商進行晶片試量產,並與儀器商合作,開發可攜式檢測儀,應用範圍已拓展至蛋白質檢測、DNA檢測、血液檢測、病毒檢測等,而單純之微米半球結構電極亦可做為燃料電池之陽極。希望此生醫晶片能廣泛應用在醫療監控、居家照護與農業生技等領域。
合作項目與需求
1. 展會上結識不同領域廠商,尋求客戶及合作對象,並為企業帶來利益。
2. 提升相關研究之國際知名度以及拓展未來商品市場。

國立交通大學 / 李博仁助理教授團隊

已開發國家中,約有 20% 人口患有不孕症。人工輔助生殖技術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可以有效提升成功其受孕的機率。為確保受精卵品質與胎兒的健康,事前的精子篩選至關重要。上游法 (Swim-up, SU) 以及密度梯度離心法 (Density-gradient centrifugation, DGC) 為現今生殖醫學中心最常見的技術,但是過程中藥劑添加以及液體操作依然隱含對精蟲損傷疑慮。本團隊提出了一種低剪應力、無化學藥劑添加並且有效分選精蟲的微流道技術,利用精蟲逆游特性進行篩選。實驗證實,某一嚴重不孕症之患者的高活動力精子比率從未經處理的 2% 成長至 97% ,較兩種傳統分選方式 22% (DGC) 及38% (SU) 有極顯著的提升,並其中精液樣品中的細胞碎屑、血球以及活動力低落的精蟲皆被高效地剃除。分選後之精蟲各項臨床判定數據更優於競爭產品,具有快速、高純度、高回收、無害等特性。經此晶片收集的高活動力精蟲更能廣泛應用於體外人工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或是單一精蟲顯微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人工輔助生殖醫學能夠減少畸胎率並再次的提高成功率,可望圓滿不孕症夫妻渴求一子之夢。

國立交通大學 / 林顯豐所長團隊

每年有1500萬人中風(每2秒1人中風),部分患者遺留慢性的肢體偏癱問題,影響生活的獨立性。換句話說,每年有1500萬的家庭將受到影響,若家庭主要照顧者為2人,則每年將有3000萬的照顧者受到精神與心力壓力。故我方的目標市場是復健市場與醫療器材軟體,主要針對的對象是肢體偏癱之照顧者,其包含患者家屬、職能治療師、政府單位。
智慧型錐形杯上肢復健儀在以下內容簡稱為GoCone,其發源來自於Stacking Cone (傳統錐形杯)與Gopher (地鼠),誠如上述我們想要將遊戲機的概念融入復健市場,也希望藉此提高復建環境的數位化。
GoCone延續了傳統錐形杯復健活動的實體感,致力於改良錐形杯活動過程。改良錐形杯架的優勢在於讓患者保有手持錐形杯的實體感,透過自動化調整復建的模式。0-30cm可調高度(精度1mm)、九個放置座標,共具備270組變化,皆可由電腦隨機設定或醫護人員設定,適應性極高。訓練過程中也可即時記錄手掌抓與放錐形杯的反應時間、手臂移動的速度。GoCone具備可調式高度控制、類打地鼠模式增添趣味性,並可將受測者逐次復健狀況與結果上傳雲端,兼具復健與上肢功能評估的功用。建立大量數據庫做探索及分析,目標以改善傳統人力評估的模式,並作為上肢活動功能復健與評估量化的醫療設備。
希望解決這世上或國家的問題:
1. 提高復建環境的數位化。2. 將遊戲機的概念融入復健市場。3. 醫院復健接軌居家復健。

國立交通大學 / 邱俊誠教授團隊

國立交通大學 智慧醫療推動辦公室

執行本校於智慧醫療之推廣與宣傳。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代謝區

近年來,緊急啟動腹膜透析在腎臟病學界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傳統腹膜透析包括PD導管放置,在2至4週癒合期後開始訓練。緊急啟動腹膜透析是指在腹膜透析導管插入後2週內直接開始腹膜透析治療而不進行任何血液透析。如果得到適當的計劃、協調和實施,緊急啟動緊急啟動腹膜透析讓我們有機會開始如何治療台灣的新生透析患者,這對患者和目前的透析護理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證明~
緊急啟動腹膜透析治療比其它傳統的治療,有更低的成本及併發症。緊急啟動腹膜透析者跟傳統的腹膜透析患者有相同的生存率、技術失敗機會和住院風險。
我們導入~
我們將腹膜透析方案的流程圖引入臨床實境。我們對交班過程進行了標準化,並將其轉化為患者的病歷。
我們設計~
PDHelpingHand™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專利輔助支架,可減少感染的可能性,為低成本,輕便的設備,可以單次使用或多次使用,適合大規模實施。
我們承諾~
緊急啟動腹膜透析是一種安全的方式,不再發生滲漏和早期感染。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婦兒區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兒童發展評估中心成立於民國104年。目前團隊成員包括兒童心智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個管師及助理共25人。為強化專業能力,除了持續安排成員至外部機構接受教育訓練、鼓勵成員規畫碩博士進修外,也舉辦專業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蒞院演講或示範,並開放院外同業參與。為提升服務品質,我們定期舉行個案討論會,與相關科別密切聯繫溝通,將評估報告書電子化,降低等待報告書的時間,與家長共同擬定療育目標及討論療育計畫。在服務量方面,我們每年約為400-500位兒童進行發展評估,約70%為確定發展遲緩,25%為疑似個案。至於資源取得不易之偏鄉,我們也參與外展評估,提供療育方向。本中心期望透過完整的評估與早期介入,並整合相關專業領域,如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系統、社會福利服務等資源,來減輕兒童的障礙狀況、家庭負擔及社會成本。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心血管區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是雲林縣唯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本院神經部也是雲林縣唯一能夠提供24小時全天候,全年無休神經專科醫師緊急醫療服務的院所。2012年至今,雖然主治醫師最低僅四人在任,然而仍然兢兢業業為雲林縣提供優質的神經疾病相關服務。在雲林地區撐起一片天。
神經部提供神經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包括腦中風、癲癇、失智症、動作障礙、頭痛、睡眠障礙、周邊神經病變等。門診服務量每月約 2500~3000 人次。住院患者每月 300~350 人日。急診照會量每月 60~70 人次。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精神照護區

雲林縣精神醫學資源不如都會地區普及,居住在偏鄉的民眾不易得到合宜診療,容易導致疾病控制欠佳。因此,本團隊發展居家治療、巡迴醫療兩種模式,提高就醫的可近性。居家治療係指由醫療人員進入個案住家,直接提供藥物或心理層面的服務。巡迴醫療則是在衛生所設立外展門診點,讓民眾能就近接受診療。目前兩種模式協助的個案數都在每月百人以上。本院尚結合社會家庭評估於居家場域,並在巡迴醫療中提供職能復健活動。發表於國際期刊之研究結果顯示,本院模式在改善再住院率、提高生活品質層面的效果均與國際水準相當。

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2.小兒疾病區-即刻救援,新生的曙光: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照護團隊(基因醫學部)